近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了《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版)》。该方案根据流行性感冒的最新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更新了诊断、治疗、预防和控制措施等内容。

一、流行病学

  •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
  • 流感病毒分为甲型、乙型和丙型。甲型流感病毒对人类威胁最大,可引起大流行。
  • 流感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
  • 流感在全球范围内呈季节性流行
  • 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奥司他韦、扎那米韦
  • 金刚烷胺:金刚烷胺

注意:抗病毒药物应在发病后48小时内服用,效果最佳。

五、预防

预防流行性感冒最好的方法是接种流感疫苗。其他预防措施包括:

  • 勤洗手,用肥皂或含酒精的洗手液。
  • 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手肘遮住口鼻。
  • 尽量避免与流感患者接触。
  • 保证充足的睡眠和营养。

六、控制措施

对流感患者应采取以下控制措施:

  • 及时就医,诊断明确后居家隔离。
  • 隔离期间尽量避免接触家人和其他人员。
  • 保持居室通风,定期对物品进行消毒。
  • 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如有加重及时就医。

流行性感冒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通过接种流感疫苗、采取个人防护措施和及时就医,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其传播。

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www.tstingmi.com 提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