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新年伊始,《科普时报》全新改版,从原来的对开8版改为4开16版,并增加了科学教育、成长智慧、未来时空、博物天地等版面,在报道内容上更多地贴近于青少年群体。而人民教育出版社在教育部领导下创办的《中小学科学教育》杂志,我们后来得知,新刊第一期亦是那个时候亮相,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总督学王嘉毅撰写的“创刊特稿”《开辟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新赛道》强调,加强科学教育是新时代强国建设的奠基工程。
真好,新时代,新赛道!这是一项崇高的使命,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是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一体化推进教育、科技、人才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今天,《科普时报》科学教育版又添一个新栏目:科教融合。我们特别邀请到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修订组核心成员、太空探索与科学教育专家郑永春博士当“主持”,以期借此平台联络发掘更多社会资源,共同发力助推科学教育大事业,做好科教融合大文章。
说科教,道融合,其中有深意存焉。
早在100多年前,美国著名教育家约翰·杜威就指出,如果科学仅仅作为一个既定的事实体系来教授,那么儿童就会错失学习怎样科学地思考的机会。“学习科学不仅要学习知识体系,还要学习过程或方法”。1910年他又发出警示说:“科学教学之所以经历挫败,是因为科学常常被呈现为大量准备好的知识,以及大量学科内容的事实和定律,未能呈现出探索某些学科内容的有效方法”。因此,杜威建议将探究纳入科学课堂。
比杜威更早些时候,英国著名生物学家、教育家托马斯·亨利·赫胥黎在1869年的一次演讲中特别提到,假如科学教育被安排为仅仅是啃书本的话,那最好不要去尝试它。科学教育的最大特点,就是使心智直接与事实联系,并且以最完善的归纳方法来训练心智。这是其他任何教育所无法代替的。
在赫胥黎看来,学生的负担被引导到能够顺利通过考试,教师通过烦琐的竞争性考试的高压来刺激学生学习,“那是教育上令人厌恶的颓败现象。”他告诫教师不要使学生成为“驯养的鹦鹉”,不要把为了通过考试作为学习的唯一目的。“教师的主要职责并不是那么多地去培养学者,而是去训练开拓者。”
确实,科学课堂从探究到科学实践,大有文章可做。探究是帮助孩子理解怎样做科学的一个途径,也是激发孩子科学兴趣的一种手段。尽管当下教育界对于探究式科学教学的理念和方式仍存在一些分歧,但业已形成了一个基本共识,那就是让学生通过参与研究来学习科学学科的内容。其愿景是,教师设计出一系列课堂中的学习环境,使科学课程的学科核心概念、跨学科概念和科学探究与工程实践相互交织在一起。这样,学生就能够自己参与实践,而不仅仅是“接受式地学习”了。
这样的课堂,当然也可以设在学校之外。同济大学退休教授吴於人(网名“不刷题的吴姥姥”),在团队的支持下开启了自己的全新科普传播形式——在短视频平台上用生活中常见的事例阐释物理原理,大受欢迎,目前已收获全网千万粉丝。在大学任教期间,吴於人就创建了物理探索实验室,变演示为探索,课内课外为学生创建物理研究的氛围,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
谈及自己在课堂内外所做的科教融合工作,“吴姥姥”曾深有感触地说:“融入科学课的物理学内容以及初、高中的物理课,不应该是灌输式的、机械地完成知识传授,甚至单纯应试。孩子被逼无奈刷题,浪费宝贵的生命,太可怕了。”而2023年10月,她在接受科普时报记者采访时的一番感慨,也耐人寻味:
我们总说智能社会,机器人越来越像人,但人不能越来越像机器人。刷题的结果,可能会导致越来越像机器人的人,研究不出越来越像人的机器人了。
www.tstingmi.com 提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