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气象局最新发布的《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3)》,未来20年(2021-2040年),全国大部地区气温将呈持续偏暖态势,全国年平均气温预计将比1991-平均值上升1.2℃-1.5℃;其中,东北大部、青藏高原东部和南部、黄淮西部、长江中下游西部、西南东部、华南北部等地增温更为明显,预计将超过1.5℃。
降水方面,蓝皮书指出,未来20年,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量将小幅增加,其中长江中下游、华南东部、东部沿海地区增幅较大,预计增幅超过5%;而西北大部、青藏高原东南部、西南东部、华南北部等地降水量将有所减少,预计减幅超过5%。
极端气候事件方面,蓝皮书指出,未来20年,我国极端高温事件发生频率和强度将进一步增加,长江流域、华南沿海、青藏高原等地高温热浪事件发生概率将显著增加;东北大部、华北北部、西北大部等地极端低温事件发生频率和强度将有所减弱。与此同时,我国极端降水事件发生频率和强度也将进一步增加,华南沿海、西南东部、北方地区等地暴雨洪涝事件发生概率将显著增加。
蓝皮书强调,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不断加剧,我国气候变化的趋势将更加明显,未来极端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都将显著增加。因此,我国需要采取积极措施,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和减缓工作,以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
具体而言,我国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
- 加强气候变化监测预警,提高预报预警能力。
- 完善气候变化适应机制,提升社会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
- 推进低碳转型,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 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支撑气候变化应对行动。
-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挑战。
只有通过采取积极措施,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我国才能有效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www.tstingmi.com 提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