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时报记者项铮
在涉及电动自行车的交通事故中,骑乘人员头部是最易受伤的部位之一,而在造成骑乘人员死亡的事故中,颅脑损伤是最重要的死亡原因。
今年12月2日是我国第十三个全国道路交通安全日,在北京大学社会化媒体研究中心日前举办的“助力出行安全,道路交通伤害预防、救治与依法治理建议”专题研讨会上,江苏警官学院交通管理工程实验室主任郁烨指出,骑乘电动自行车时,正确佩戴头盔至关重要。
为何骑乘电动自行车要戴头盔?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显示,全球每年因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数约为120万,其中一半为弱势交通参与者,主要涉及骑行者和行人。据工信部门统计,2024年国内电动自行车社会保有量已超3.5亿辆,电动自行车骑乘人员已成为最大的弱势交通参与者群体。郁烨介绍称,在相当一部分交通事故中,头部损伤都是电动自行车骑乘人员的首要致命伤害。因此,佩戴安全头盔对于保障电动自行车骑乘人员的安全出行具有重要意义。
截至目前,我国已有多个省份出台了涉及电动自行车安全头盔的法规。例如,《江苏省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明确规定,驾驶和乘坐电动自行车均需按规定佩戴安全头盔,并设定了相应的罚则。
为何部分骑乘人员不愿戴头盔?
相关调查发现,绝大多数骑乘人员均认同安全头盔的防护作用,然而,实际佩戴情况却并不理想。郁烨指出,部分电动自行车骑乘人员不愿佩戴安全头盔的主要原因在于头盔携带不便。骑行者往往需要考虑骑行结束后头盔的存放问题。若置于车上,担心被盗取;若随身携带,又颇为不便。建议电动自行车生产厂家在改进车身设计时充分考虑头盔存放问题,以便骑行者结合车身放置头盔。
此外,许多家长骑行电动自行车接送孩子上学,但孩子到校后所佩戴的头盔往往也不便放置。为解决这一问题,多地交警联合多方力量开展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例如江苏省无锡市在校门口设立了共享头盔驿站,江苏省南京市在部分安全教育点投放了可免费租借的共享安全头盔。郁烨表示,“在学校等相关场所设置头盔存放柜,可以很好地解决学生头盔存放问题。”
在头盔的舒适性方面,有些头盔由于设计不够合理,长时间佩戴时会感到不适。郁烨认为,“部分头盔的设计不够人性化,佩戴体验欠佳,也影响了骑行者的佩戴意愿。”建议头盔生产企业进一步优化头盔的设计,在确保头盔安全性的前提下提升头盔的舒适性。
为何有时戴了头盔却没有防护效果?
郁烨介绍,头盔未能发挥防护作用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头盔质量不达标,劣质头盔无法提供足够的保护效果;二是佩戴方式不当,错误的佩戴方式会降低头盔的防护效果。
首先,选对头盔是发挥防护效果的前提。我国国家标准《摩托车、电动自行车乘员头盔》(GB 811-2022)已于去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标准首次纳入了电动自行车乘员头盔。消费者应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符合相关技术标准的头盔。
其次,正确佩戴是形成防护效果的关键。只有在固定牢固的情形下,头盔才能在事故中避免骑行者头部直接与其他车辆车身或地面发生碰撞。若头盔未固定牢固,头盔在碰撞瞬间将会直接飞脱,从而失去防护效果。因此,佩戴头盔时一定要调好头盔后部的调节器,并将下巴处的系带扣好,使头盔稳固且舒适。
郁烨认为,佩戴头盔对于电动自行车骑乘人员而言是“头等”大事。骑乘电动自行车时应佩戴符合国家相关技术标准的头盔,并正确进行佩戴。头盔是电动自行车交通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骑行电动自行车还应遵守交通法规,养成良好的骑行习惯。
www.tstingmi.com 提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