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PMI数据解读 | 12月宏观经济景气度延续回升势头
事件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4年12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1%,比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12月,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2.2%,比上月上升2.2个百分点,其中,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2%,比上月上升3.5个百分点,服务业PMI指数为52.0%,比上月上升1.9个百分点;12月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2.2%,比上月上升1.4个百分点。基本观点
整体上看,7月宏观数据呈现商品消费增速低位回升,投资、工业生产增速略有下行的分化格局,宏观经济中的“供强需弱”特征依然较为明显。当月经济增长动能延续了二季度以来的放缓态势,除了极端天气影响外,背后主要是在房地产行业持续调整背景下,以居民消费、民间投资为代表的经济内生增长动能偏弱。这与7月官方制造业PMI指数降至49.4%,连续三个月处在收缩区间,当月建筑业、服务业景气度也降至低位相印证。值得一提的是,7月新一轮稳增长政策全面发力,其中,7月22日央行打出降息组合拳,7月25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发文,安排3000亿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两新”。不过,这些政策措施主要在7月下旬推出,对当月经济运行整体影响较为有限。这也意味着伴随稳增长政策落地显效,8月经济增长动能有上行趋势。
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继续强调“国内有效需求不足”。这表明下半年稳增长的关键是有效提振内需,特别是在下半年外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有可能减弱的背景下。总体而言,当前宏观经济的症结仍在房地产行业持续调整方面,这是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根源。下半年政策面有必要在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同时,更大力度地解决楼市下滑问题。
要点解读如下
12制造业PMI指数下行,主要是受季节性因素影响,但在存量政策和一揽子增量政策持续发力显效推动下,当月制造业PMI指数连续三个月处于扩张区间,加之近期建筑业、服务业PMI指数整体上行,都显示四季度经济景气度明显好于三季度。
具体来看,12月制造业PMI指数下行,首先存在一定的季节性因素:此前10年中,12月制造业PMI指数7降1平2升。背后是重要节日临近,企业生产活动普遍会有所放缓打一生肖。另外,今年12月制造业PMI指数转向下行,主要是受生产指数下滑0.3个百分点至52.1%拖累。这与当月钢铁、水泥、汽车、基建等主要行业或产业开工率出现一定幅度的环比下行相印证。近期消费品和工业品价格水平依然偏低,整体市场需求对生产的拉动作用有限;与此同时,也不排除2025年外部不确定性增加正在对制造业企业生产形成一定抑制作用。值得一提的是,12月供货商配送时间指数大幅上行0.7个百分点至50.9%,主要是受节前物流增加等因素影响,但这是一个反向指标,会拖累12月制造业PMI指数下行。
12月新订单指数上升0.2个百分点至51.0%,是支撑制造业PMI指数连续第三个月处于扩张区间的主要因素。背后是在存量政策和一揽子增量政策发力下,12月汽车家电销量、楼市成交量、基建施工数据都有明显改善。其中,7月安排1500亿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耐用消费品以旧换新,正在刺激汽车销量和家电销售高增;11月下旬契税等房地产交易环节减税政策全面落地,12月楼市成交量继续上行;年内提前下达明年1000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和1000亿元“两重”建设项目清单,年底前要形成实物工作量,则是当月基建施工数据上行的主要原因。最后,高频数据显示近期出口也继续处于较强状态。
其它主要分项指数方面,12月新出口订单指数上升0.2个百分点至48.3%,连续两个月上行。这一方面表明当前外需韧性较强,但也不排除美国大选结束后,接下来中美经贸关系变数加大,一些美国进口商“提前下单”的影响。
12月制造业PMI指数中的生产经营预期指数为53.3%,较上月下降1.4个百分点,或与外部经贸环境变数加大有关。不过,近期一揽子增量政策陆续出台,12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2025年宏观政策“更加积极有为”,有效提振了市场信心,四季度生产经营预期指数平均值为54%,显著高于三季度的52.4%。
12月制造业PMI中的两个价格指数都出现较大幅度回落,其中,出厂价格指数回落1.0个百分点至46.7%,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回落1.6个百分点,降至48.2%,都处于较深的收缩区间。这一方面与当月国际原油、铜、铝等大宗商品价格下行向国内传导有关,另一方面则主要受近期国内钢铁、煤炭、化工等基础原材料价格持续下行影响,显示当前整体市场需求依然偏弱。这表明近期经济回升力度整体上仍然较为温和,市场需求回暖对工业品价格的拉动作用有限。背后是本轮财政化债政策力度很大,但对地方政府稳增长能力的提振效应还需要一段传导时间,而楼市回暖尚未传导到房地产投资端。
12月服务业PMI指数为52.0%,较上月大幅上升1.9个百分点。一个重要原因是一揽子增量政策出台后,资本市场信心受到明显提振。中国物流信心中心数据显示,2024年12月,金融业商务活动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实现连续2个月环比上升,且均在60%以上。另外,临近年底,铁路运输、航空运输、邮政业的商务活动指数较上月均有较为明显的上升。最后,重要节日临近,12月消费相关活动经历上月淡季回调后,均有不同程度回升。
12月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2%,较上月大幅上升3.5个百分点,重返扩张区间。中国物流信心中心数据显示,房屋建筑业和土木工程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均在52%以上,显示保交楼和基础设施建设活动均在向好改善。背后是近期银行对房企开发贷拨付加快,以及在2000亿投资额度提前于今年四季度下达并形成实物工作量的要求下,年底前基建投资加速。
整体上看,主要受支持“两新”等存量政策和一揽子增量政策持续显效带动,12月制造业PMI指数连续三个月处于扩张区间,宏观经济景气度延续上升势头,符合市场普遍预期。我们判断,四季度GDP同比增速将达到5.2%左右,较三季度上升0.6个百分点,这将带动全年GDP增速达到4.9%左右,顺利实现年初设定的“5.0%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四季度制造业景气度在扩张区间处于偏低水平,显示当前经济运行处于温和回升状态。这也和四季度物价水平依然偏低相印证。背后或与市场信心有待进一步修复有关,特别是在11月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2025年我国外部经贸环境变数加大的背景下。
展望未来,2025年1月制造业PMI指数将继续处于温和扩张状态。一方面,在宏观政策强调“更加积极有为”的背景下,2025年稳增长要求“与各种不确定因素抢时间,对已经确定的工作能早则早、宁早勿晚、加快推进,不断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这意味着明年初各类大力提振消费、稳定投资的措施会加快落地,进而对制造业景气度形成支撑。另一方面,明年1月20日美国新政府上台后,市场会密切关注其政策安排,特别是与贸易战相关方面的进展。另外,国内房地产行业走势也将是决定制造业PMI走势的一个关键。综合来看,2025年1月制造业会继续处于温和扩张状态。
注:
[1]不含绿色资产支持证券
本文作者 | 研究发展部 王青 冯琳
阅读更多指什么生肖
11月金融债月报 | 货币政策定调“适度宽松” 银行资产质量维持稳健
热点关注 | 12月MLF操作简评
视频号 | 为什么消费与需求对经济工作如此重要?
专题研究 | 低价转债信用风险透视
权利及免责声明
本研究报告及相关的信用分析数据、模型、软件、评级结果等所有内容的著作权和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归东方金诚所有,东方金诚保留一切与此相关的权利,任何机构及个人未经东方金诚书面授权不得修改、复制、逆向工程、销售、分发、储存、引用或以任何方式传播。
本研究报告中引用的标明出处的公开资料,其合法性、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均由资料提供方/ 发布方负责,东方金诚对该等资料进行了合理审慎的核查,但不应视为东方金诚对其合法性、真实性、准确性及完整性提供了任何形式的保证。
由于评级预测具有主观性和局限性,东方金诚对于评级预测以及基于评级预测的结论并不保证与实际情况一致,并保留随时予以修正或更新的权利。
本研究报告仅用于为投资人、发行人等授权使用方提供第三方参考意见,并非是对某种决策的结论或建议;投资者应审慎使用本研究报告,自行对投资行为和投资结果负责,东方金诚不对其承担任何责任。
本研究报告仅授权东方金诚指定的使用者使用,且该等使用者必须按照授权确定的方式使用,相关引用必须注明来自东方金诚且不得篡改、歪曲或有任何类似性质的修改行为。
未获授权的机构及人士不应获取或以任何方式使用本研究报告,东方金诚对本研究报告的未授权使用、超授权使用和非法使用等不当使用行为所造成的一切后果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www.tstingmi.com 提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