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人才具有科技创新主力军作用

  王辉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科创人才是教育、科技、人才的重要结合点。面对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能否培养和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的科创人才队伍,已经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所在。

  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在科技现代化,要靠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科创人才作为科技创新创业的主力军,在以科技现代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正发挥着前所未有的重要作用。

  科创人才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引领者。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以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为主要特征,其发展壮大离不开高水平科创人才的引领和支撑。科创人才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卓越的创新能力、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以及勇于承担风险的创业精神,是实现生产力变革的关键要素。应该说,科创人才的汇聚规模与质量层级,直接决定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速度与高度。

  科创人才是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顶梁柱。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战略任务。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关键在于拥有强大的科创人才队伍。在全球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只有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才能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科创人才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紧紧依靠创新驱动,而创新的主体是科创人才。只有充分发挥科创人才作用,才能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助力未来产业布局发展,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最终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黑龙江科教资源丰富,产业基础坚实,创新底蕴深厚,肩负维护国家“五大安全”和建好建强“三基地一屏障一高地”的重大使命,正在加速构建“4567”现代化产业体系,需要积极探索科创人才多元培养路径,加快培育高水平科创人才,以助力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重要突破,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更好服务国家发展大局。

  强化个性定制培养。科创人才的培养和成长有别于一般性的人才培养,因材施教是关键。应探索实施定制化教学机制,面向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和未来技术学院的学生,实行“一对一”导师制,推行专业自主选择,建立“课程超市”,构建“一生一案”课程体系。探索实行书院制育人模式,推动创新通识教育与专才教育结合,探索学生培养组织形式、管理模式、服务机制改革。探索建立动态培养进出机制,结合学生综合表现与个人意愿进行二次选拔和动态分流,支持通过计划考核培养的优秀学生进入更高阶段学习,形成完整的人才选拔培养闭环。

  强化交叉融合培养。培养科创人才的一个重要目标是造就未来的科学家,科教融合是国际通行的培养路径。应探索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创新培养,横向打造共建共享的学科交叉课程,支持学生跨专业选课,推进等效学分认定,实现科创学分互认、课程互选、教师互聘。应纵向实施双学位主辅修制,打造跨学科高水平团队,设立交叉学科研究课题。探索跨校、跨领域协同培养,重构人才培养共同体,支持校际、校所、校企共建各类高水平科研平台和科创人才培养基地,充分利用各自优势资源,在教学、科研、指导教师等多方面,吸引学生到高校、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游学,实现人才培养的优势互补和强强联合。

  强化协同创新培养。科创人才最终要服务创新实践,人才培养也必须突出科技创新需求导向。只有着力在完善协同育人机制、人才自主培养及产学研深度融合上下功夫,持续加强科教融汇、产教融合、人才培养间的纽带联系,才能培养出更多符合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符合我省“4567”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需要的科创人才。应探索科研平台创新与育人协同,鼓励省内国家重点实验室、前沿科学中心、集成攻关大平台和协同创新中心等高层级科研平台面向学生开放,吸纳创新拔尖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研究。探索校企联合攻关与育人协同,以产引教、以产定教,开展校企战略深度融合,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高校对接企业技术需求,共同攻克关键核心技术、解决企业发展的“堵点”“痛点”。探索研究生专业能力与职业技能协同,建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行业、职业资格认证贯通机制,重点深化工程硕博士实践协同培养,缩短成长周期,提升职业发展能力。

  (作者单位:哈尔滨金融学院)

www.tstingmi.com 提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