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ECG)是评估心脏健康的重要工具之一,能够提供关于心脏电活动的信息。ST段改变是心电图上常见的一种变化,它反映了心肌细胞膜电位的变化。ST段位于QRS波群之后和T波之前,其正常位置通常是等电位线。当ST段发生抬高或压低时,可能提示心脏存在某种病理状态。本文将详细解析心电图ST段改变在缺血性心脏病与非缺血性病变中的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一、缺血性心脏病引起的ST段改变

缺血性心脏病是指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的心肌缺血,这是最常见的引起ST段改变的原因之一。当冠状动脉发生狭窄或阻塞时,心肌得不到足够的氧气供应,进而引发心肌缺血。这种情况下,ST段通常会发生以下几种类型的改变:

  • ST段抬高

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中,尤其是心肌梗死(MI),ST段会明显抬高。这是因为心肌细胞受损后,其膜电位发生改变,导致ST段向上偏移。ST段抬高的程度可以反映心肌损伤的程度。一般来说,ST段抬高越高,心肌损伤越严重。在某些特殊类型的ACS,如变异型心绞痛,ST段也可能出现类似的情况。

  • ST段压低

ST段压低是缺血性心脏病的另一种常见表现。它反映了心肌细胞膜电位的降低,可能是由于心肌缺血导致的。ST段压低的程度与心肌缺血的程度成正比。随着缺血加重,ST段压低也会变得更加明显。

  • ST段弓背向上抬高

这是指ST段呈弓背向上的形态,通常出现在心肌梗死后。这种形态的ST段抬高是心肌坏死的标志,表明心肌组织已经发生了不可逆的损伤。弓背向上抬高的ST段持续时间较长,通常超过24小时。

二、非缺血性病变引起的ST段改变

除了缺血性心脏病外,还有许多其他原因可能导致ST段改变,这些情况统称为非缺血性病变。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非缺血性病变及其引起的ST段改变:

  • 心包炎

心包炎是指心包膜发生炎症,它会导致心脏表面的电活动异常。在心包炎的情况下,ST段通常会出现广泛性的压低,尤其是在V1-V6导联中最为明显。这是因为心包炎影响了心脏表面的电传导,使得ST段向下偏移。心包炎引起的ST段压低通常较轻,且不会伴随心肌缺血的症状。

  • 束支传导阻滞

束支传导阻滞是指心脏内部的电信号传导受阻,通常发生在左束支或右束支。在这种情况下,ST段可能会出现延迟复极化,表现为ST段延长。ST段延长的程度取决于传导阻滞的程度。轻度的束支传导阻滞可能仅表现为ST段轻微延长,而重度的束支传导阻滞则可能导致ST段显著延长。

  • 心肌病

心肌病是一组影响心肌的疾病,包括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等。这些疾病可能导致心肌结构和功能的改变,从而影响心脏的电活动。在心肌病的情况下,ST段可能会出现异常,表现为ST段压低或延长。具体的表现形式取决于心肌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 电解质紊乱

电解质紊乱,如钾离子、钠离子、钙离子等的异常水平,也可能影响心脏的电活动。例如,低钾血症会导致ST段压低,而高钾血症则可能导致ST段抬高。这些电解质紊乱通常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但在某些情况下,它们也可能单独导致ST段改变。

  • 药物影响

某些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可能会影响心脏的电活动,从而导致ST段改变。这些药物通过不同的机制作用于心脏,可能使ST段出现压低或抬高。需要注意的是,药物引起的ST段改变通常具有特定的模式,医生可以根据这些模式来判断是否为药物所致。

  • 肺栓塞

肺栓塞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它会导致右心室负荷增加,进而影响心脏的电活动。在肺栓塞的情况下,ST段可能会出现短暂的压低,尤其是在V1-V6导联中。这种压低通常较轻,且持续时间较短。

  • 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节律异常,它可以影响心脏的电活动。某些心律失常,如房颤、室速等,可能导致ST段出现异常。具体的表现形式取决于心律失常的类型和严重程度。例如,房颤时,ST段可能会出现不规则的波动;室速时,ST段可能会出现明显的压低或抬高。

三、鉴别诊断的关键点

www.tstingmi.com 提供内容。